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 > 教案

温度的测量教案

时间:2025-04-09 14:56:39
温度的测量教案

温度的测量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温度的测量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温度的测量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知道摄氏温度是怎么样规定的。

3.知道摄氏温度的单位符号和读法。

4.了解三种常用温度计的不同点。

5.会从温度计上正确的读数。

6.让学生通过比较三种常用温度计的不同点,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7.通过学习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学会探究物理的方法。

8.通过参与课堂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摄氏温度的规定。

2 、体温计和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的不同点。

【教学难点】

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

【教学过程】

一、实验引入

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1)请几位同学到讲台上来完成图1-6的实验。

(2)每个学生桌子上都放着的水各一杯,学生动手完成图1-7的实验。

教师问:放入中间的那个杯子,两个手的感觉有没有不同?(—只手感到热、一只手感到冷),那么这杯水到底是冷还是热的呢?

教师点拨:我们感觉到物体的冷或热的程度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温度。所以单凭我们的感觉去判断温度是不可靠的,我们要准确地判断出物体的温度就要使用——温度计。

二、实验室温度计

1.摄氏温度:

学生活动:观察桌子上的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回答下列问题:

(1)字母℃表示什么意思?

(2)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是多少?

(3)一小格代表的温度?(分度值为)

教师引导提问学生:我们通过观察来找出我们要学习温度计的什么方面的知识?

温度计上的字母℃表示——摄氏温度。摄氏温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

2.练习温度的读法(出示动画“物理温度计”)

教师强调:“摄氏温度”的读法,并要求学生完成书中“一些与生活有关的温度”的读法练习。

3.学习温度计的读数:

(1)学生观察温度计。

(2)教师示范温度计的读数方法。

(3)学生练习。

三、体温计

让学生观察体温计的构造特点和实验室的温度计的不同之处。(提问1~2个学生)

教师点拨归纳:通过插图来分析体温计和实验室的温度计的不同之处(①有缩口;②测量范围35 ℃

通过日常生活中你对体温计的观察,说说体温计使用时与实验室温度计的使用有什么的不同。(学生讨论后回答:可离开人体读数)。

提问学生:测量前为什么要把体温计用力甩几下?

教师点拨:让水银回到玻璃泡里。

四、温度计的使用:(设计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归纳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实验设计安排:以同桌两个同学为单位测量烧杯中的水温,甲做、乙评分;乙做、甲评分,不对的要求能指出错在哪里。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对典型的错误要做到心中有数)。

教师总结在测量温度时容易出什么问题?应该怎么样更正?请得满分的同学给大家示范一下。

学生整理归纳温度计使用的注意问题,教师规范和强调温度计的使用规则(通过图示说明):

1.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壁。

2.要稍候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了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温度计的原理,摄氏温度的规定,通过实验了解了体温计和实验用温度计的区别,并掌握了实验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摄氏温度的规定。

3.温度计的原理。

4.体温计的使用及与实验用温度计的区别。

5.练习用实验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

六、布置作业

课本第8页作业第1 、 2 、 3题。

课后在家中练习体温计的使用及读数。

温度的测量教案2

学习目标:

培养在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主要环节(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巩固应用---课堂小结

预习内容:

预习教材。

重难点、问题预测及对策:

【教学重点】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

【教学难点】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水的温度

教学资源及优化组合:

小组:4杯不同冷热的水(自来水、温水、热水、热水瓶里刚倒出的烫水),4支水温计(刻度范围在-20℃——110℃),水温测量记录表(参考书P46)

全班: 其他各种式样、不同用途的温度计若干(气温计、体温计、高温计等)

师生互动:

一、测量水温的方法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温度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温度计来测量水的温度。

板书:测量水的温度

2、师:书P45展示了一些温度计(气温计、数字温度计、体温计等),你还知道哪些温度计呢?

3、师:要测量水的温度,我们必须要有合适的温度计,该选择怎么样的呢?

4、学生讨论交流后师小结:一般来说,液体水的温度会在0℃——100℃之间,所以,要测量水的温度,需要选择测量值在0℃——100℃范围的温度计。

5、师:有了合适的温度计之后,我们可以直接测了吗?我们要如何来测量水温呢?请大家一起来看一下P45的插图和方法。(学生阅读)

6、师生共同明确方法。教师边讲解边演示: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4)在液注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介绍完了之后,请学生想想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如果不按照这样的要求操作,会出现什么情况?(归纳:(1)——上端比较好操作,拿中间会挡住刻度,拿玻璃泡会造成所测的不是水的温度。(2)(5)——如果碰到容器或读数时离开液面,测量的就不是水的温度了。(3)——俯视或仰视会造成读数偏大或偏小。(4)——没有稳定时测出的温度不准。)

二、测量水的温度

1、师 ……此处隐藏8402个字……对它温度的高低的感觉,为什么会有不同呢?说明手对温度的感觉是否可靠?

生:(讨论)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使我们知道了,人的手有时可以判别物体的高低,但有时也不可靠,要精确知道物体的温度必须用温度表来测量。这一单元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测量物体的温度。(板书课题)

师:(出示温度表)这是温度表,我们先来观察一下它的构造,温度表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生:观察桌上的温度表并讨论。

师:(小结)一般我们把温度表分成封闭的玻璃管和管内的水银两部分,玻璃管的下端是球形的玻璃泡,管上还有刻度。

师:温度表上的刻度有什么作用?

生:观察、思考。

师:(出示温度表模型或投影片)温度表的球形玻璃泡内有水银,水银液柱随温度的高低会上升或下降,有了刻度就能、显示出温度的高低了。

师:那么有谁知道单位是什么呢?(生答)现在我们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如今天的气温就读成(板书)20摄氏度(具体数字可根据上课当天的气温)。如果要书写就写作“20℃”(板书)。

1、师:谁知道水沸腾时的温度是多少?正确的读法是怎样的?应该怎样写呢?

生“读100摄氏度写100℃(板书)

师:那么水结冰时的温度是多少?怎么写?

生:读0摄氏度写0℃(板书)

师:有时温度比零度还要低,该怎么表示呢?

师:(指导)零下温度要标以“零下”多少摄氏度,写时在数字前面用“—”符号表示。例如零下5摄氏度写作“—5℃”。

师:(出示温度表模型或投影片)移动“液柱”的高低位置。(多次变化)

生:(根据“液柱”的位置进行读、写练习)

2、师:刚才通过练习,大家知道了表示温度的读与写的方法,但有时温度表里的液注不是正好在刻度线上,那怎么读呢?(出示模型)由于我们在数学课还未学到小数,现在我们就采用这个方法来表示温度:当液柱超过半格时,我们就加一度(举例);当液柱不足半格时,就不要加(举例)。

师:(在模型上拉动“液柱”出题)

生:进行练习

课后感受

学生能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水温。多数同学测量较准确。

温度的测量教案11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2.掌握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

3.初步了解一个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获得热量,温度上升。

4.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和记录4杯不同冷热程度的水的温度。

5.培养学生在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

三、教学难点: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水的温度。

四、教学方法:演示,自主、合作、探究。

五、教学准备:每组4杯不同冷热程度的水(自来水、温水、热水、热水瓶里刚倒出的烫水),4支水温计(刻度范围在0℃——100℃),水温测量记录表。其他各种式样、不同用途的温度计(气温计、体温计、水温计等)

六、教学过程:

(一)测量水温的方法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温度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温度计来测量水的温度。板书:测量水的温度

2.师:出示温度计(气温计.数字温度计.体温计等),你还知道哪些温度计呢?

3.师:要测量水的温度,我们必须要有合适的温度计,该选择怎么样的温度计呢?

4.学生讨论交流。

5.指名汇报。师小结:一般来说,液体水的温度会在0℃——100℃之间,所以,要测量水的温度,需要选择测量值在0℃——100℃范围的温度计。有了合适的温度计之后,我们可以直接测了吗?我们要如何来测量水温呢?请大家一起来看一下教材45页的插图和方法。(学生阅读)

6.师生共同明确方法,教师边讲解边演示: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如果不按照这样的要求操作,会出现什么情况?

归纳:

(1)——好操作,拿中间会挡住刻度,拿玻璃泡会造成所测的不是水的温度。

(2)——如果碰到容器或读数时离开液面,测量的就不是水的温度了。

(3)——俯视或仰视会造成读数偏大或偏小。

(4)——没有稳定时测出的温度不准。

(二)测量水的温度(自主、合作、探究)

1.师:清楚了测量的方法之后,我们就要来实际操作一下,比一比哪个小朋友学得最快最准确。盛四杯水,1号杯内装的是自来水,2号杯内装的是温水.3号杯内装的是烫手的热水,4号杯内装的是刚从热水瓶里倒出的热水。开始吧,及时将数据记录下来。要求:没拿温度计操作的同学,监视其他同学的操作,提醒操作错误的同学。(温馨提示:温度计要小心拿放,同时要小心热水烫手。)水温测量记录表自来水的温度 温水的温度 烫手的热水的温度 刚从热水瓶里倒出的热水

2.学生测量后汇报。各组测得的数据一样吗?(预设:通过交流能发现每个小组测量同一种水的温度有差异。)讨论:这些差异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温度计自身产生的差异.测量错误。)

3.师:我们再来测量一下,现在要求每隔2分钟测量一次,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在等的过程中思考:这些水的温度会有变化吗?估计会怎样变化?

4.小组测量,教师指导。连续测量10分钟内水温变化的记录表 预 测0分钟2分钟4分钟6分钟8分钟10分钟……自来水的温度变()不变() n温水的温度变()不变() 烫手的热水的温度变()不变() 刚从热水瓶里倒出的热水变()不变()

5.汇报交流。师:从这些数据中你有什么发现吗?(预设:随着时间的变化,2、3、4号杯里的温度都在下降,4号杯里的下降得最快,1号杯里的温度变化不大。水温越高,温差越大,温度下降得越快。自来水的温度与周围空气的温度相同,所以,水温在短时间内几乎不发生变化。)

6.指名汇报,这些变化说明什么?师小结并板书: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增加。学生阅读。

7.推测水温的变化。师:如果这四杯水再过10分钟,水温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呢?放一天呢?温度还会变化吗?水的温度会无限下降吗?(预设:当水的温度和周围空气的温度一样的时候,水温就不会下降了。)师:如果要让水的温度低于周围空气的温度可能吗?有什么办法吗?(预设:把水放进冰箱冷冻槽里,水温就会继续下降直至结冰。)

(三)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巩固测量水温的方法。)

2.你还想了解些什么知识?(为探索水结冰作铺垫。)

《温度的测量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